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将在今年开始。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称使用过滤设备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而氚难以从水中清除。

截至2020年6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中氚的总活度约860万亿贝克勒尔,平均每升水约73万贝克勒尔。

2021年4月14日,根据该会议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在排放核污染水时,水中所含氚的浓度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污水氚排放国家标准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

但对于污染物而言,除了浓度控制之外,还应考虑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中“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总重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相关专家也认为,核污染水排放对海洋环境影响程度,取决于所排放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总量、排放位置和排放时间,以及特定放射性核素与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海洋环境关键要素相互作用等复杂过程。

日本政府高官和部分支持此举的人士声称被处理后的污水将会被海洋进一步稀释,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会降低。

但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量多达130万吨,并且每天还在以170吨的量在增加,如此大量的含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排海,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更何况核污染水中氚只是通过稀释使其达到允许的排放浓度(130万吨核污染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总量未变,而且每天都在以170吨核污染水在增加)。总量控制的提出就是为了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质限制要求,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现实是,太平洋作为近一个世纪加速接收各种污染物的生态系统,早已不堪重负,其生态自净能力已经极大降低。至今,在夏威夷群岛和美国加州中间海域仍然漂浮着一片巨大的垃圾带,面积海域达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法国的大小。因此,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海洋的自净能力来弱化放射性物质的影响的说法是有悖科学的。

更令人担心的是,福岛核污染水中不仅有氚,还有碳14、钴60和锶90等大量放射性物质残留。且这些残留的同位素直到2018年才被发现,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同时这些放射性物质对海底沉积物和鱼类等海洋生物而言更容易吸收,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可能会造成更长期的潜在危害,且比氚(的问题)更复杂。即便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质符合排放标准,但放射性物质由于其半衰期较长,极易通过海洋食物链在人体中富集。比如锶90是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容易富集在骨骼上,而铯137比较容易在肌肉、肝脏部位富集,这些核素随食物传递到生物链顶端,进而对人类的生存安全产生潜在威胁。正因如此,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会长期存在,而且传递过程非常复杂。

值得深思的是,既然日本政府声称“核污染水是无害的”,对于资源匮乏的岛国来说,为什么不考虑将“无害的核污染水”作为灌溉用水来使用,或者直接将污水排入内河、湖存放。

海洋鱼类不仅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还有一些是药物原料的来源,甚至一些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是依靠海水淡化来提供淡水。一旦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不少国家地区赖以生存的鱼类产业及淡水资源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们呼吁日本政府在处置核污染水的问题上应积极寻找妥善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将核污染水一排了之,以至于威胁到全球的海洋生态环境、全人类的生命安全。


内容来源:绿色江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