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应对日益凸显的城市垃圾挑战,协助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相关方掌握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相关情况及动态数据,推动多方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回收再利用,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发起“随手拍点亮社区垃圾分类”项目。绿色江南作为合作方,在苏州发起垃圾分类随手拍城市挑战赛,截止到目前,共计点亮了一千多个小区,其中有诸多的典型案例,我们将用故事的形式为大家一一呈现。


默认标题_公众号封面首图_2021-04-25-0


最难忘的是行走间的时光

@郭新宇

我是西交利物浦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偶然的机会让我成为了绿色江南的志愿者,在不断地行走间我获得的是深深的满足感。

在拍摄初期,我经常在想,为什么主要选择在居民区进行垃圾分类拍摄呢?在一段时间的志愿拍摄后,我发现原来志愿者们通过蔚蓝地图构建的垃圾分类情况信息公示平台和实地调研来收集、上传、反馈的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可以让苏州各地区的垃圾分类状况得到实时动态的监督,促进垃圾分类的规范运行。每一个志愿者都充当着调查者和监督员的角色,自己拍摄的一张张小小的照片或许也可以为身边的环境优化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苏州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在志愿拍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志愿拍摄初期出入小区的时候我经常需要与社区安保人员进行沟通说明来意,时间一长也与小区工作人员熟悉了起来。进入陌生的小区经常会找不到垃圾驿站,于是和居民们打交道也是我时常要做的事情。有时还会遇到同来拍摄的其他志愿者,几人一起说说笑笑,在志愿拍摄的过程中也能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由于课业紧张,我每天清晨骑车前往社区拍摄,久而久之也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着朝阳去拍摄,成为了我开启美好一天的新方式。很多社区的垃圾驿站都是一些爷爷奶奶在帮忙运营,每次去拍摄,我都会遇到热情有趣的爷爷奶奶们,他们认真地分着垃圾,还经常帮我抬起铁箱盖子方便拍摄。沉浸在吴侬软语的氛围里,我被苏州这座城市的人情味所包围。

在拍摄过程中,我不仅注意着垃圾驿站的规范性,记录着分类现状,还经常尝试归纳总结如何才能拍摄到更加反映情况的照片。在整个志愿拍摄当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拍摄地垃圾分类现存的问题,比如有些社区虽然设有垃圾驿站但分类桶不全或垃圾清理回收不及时,有些居民与垃圾驿站距离较远因此只把垃圾随手扔在楼下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反映给绿色江南的工作人员,看着自己的小举动也能够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我也感受到了更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相信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拍摄的队伍中来之后,苏州整体的垃圾分类状况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环境的优化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也期待在保护整洁的街道、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壤和水源的过程中有你的加入!

 

 

最感动的是那一声“姑娘,慢走”

@Crush不太冷

我是苏州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有点社恐的我很意外自己会被垃圾分类随手拍这件事打动。

由于没有“小电驴”,我的拍摄方式是走路,在古城区里走走停停看看,一路的风景和收获。垃圾分类的拍摄是很有趣的,期间我拍 过将近50个区点,偶尔会出现小区安保人员“摆拍”的情况,就是我拍照的时候,他们整理好着装站在垃圾桶旁被我一起记录了下来;不过,大多数都是稍微年长一点的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他们觉得自己有可能会上报纸吧。

因为我所在的姑苏区基本都是比较老旧的小区,进出小区可能会相对比较容易,也会存在小区管理人员盘问我的情况,我只遇到过一个小区的保安人员,也有可能是因为最近进入小区考察垃圾分类的人太多了,他很严肃的询问了我来的目的、工作的部门,我一一作答,他才肯放我通行,对于我这样一个内向且不善于言辞的人来说,简直太可怕了;不过整体工作下来,大部分工作人员很友好,我就记得有一个阿姨在我离开的时候跟我说:姑娘,慢走。

且不说垃圾分类随手拍对于整个社会多么的有意义,至少对于我自己这样一个内向且宅的人,这项活动带给我的成长可能相对于其他的人更大一些,我发现与人交流、沟通,也许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么麻烦,甚至我在拍摄之余发现了更多的乐趣,学会更多与人相处的道理。

眼睛看到的,脚步丈量的,手机记录下的人和事,都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最难得的是我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参与

@鲁比克方块

我是唐景阳,间隔年来到绿色江南的一名实习生, 没想到这家机构在春节前后还能那么忙,也没想到这样一家专注于工业污染源的机构在发动公众参与上也可以这么“拼”。

垃圾分类随手拍开始招募志愿者的时候,绿色江南每个伙伴都参与到呼朋唤友来参加活动的行列中来,我也发挥了苏州本地人的优势,积极发动亲朋好友参与进来。

特别突出的是我阿姨和弟弟,阿姨特别热心,也熟悉所居住地区的垃圾分类站点和投放时间,一个周末就拍摄了8个小区,而且每张图都特别清晰和详细,还有我做公益活动时认识的在苏大上学的朋友,她还带动了她舍友一起参与,以及其他一些同学们都对这个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在南京上学的小伙伴说他要参与,迫不及待地注册了蔚蓝地图,说等放假了来打卡,被我身边人的热情感染着,他们不仅愿意加入,而且对我的实习机构——绿色江南充满着好奇。

我自己当然不甘落后,不仅是自己认真拍摄了不少小区,而且我还录了个视频,传递给每位参与垃圾分类随手拍的伙伴,不仅是自己身体力行,我希望影响更多人加入进来。

 

 

最意外的是我居然把它做成了课题

@林陈柠檬酱

我就是被上面那个带动全家参与的景阳同学影响加入进来的人,我们相识于一个公益活动,对,他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而我是苏大一名医学生,一个看起来很忙的人不仅参加了垃圾分类随手拍,还一不小心成为了3月的第三名。

那是一个考完普通话考试的下午,太阳微醺,我背着我略重的小书包踏上了打卡垃圾分类的道路。我发现学校后门这一整条路上的小区还没有被打卡过,于是,我决定先下手为强!经过了为期一个月的垃圾分类随手拍活动,最后点亮了38个小区,最开始我只是抱着参与公益活动的心态加入进来,没想到后面意外把它做成了课题。

葑门路大都是老小区,除了东环路上两个小区建立时间比较新,剩下都是陈旧社区。由于去的时间是卡在某些小区开放时间点上,有的去的时候刚刚开门,还没有打扫好。我看到的是工作人员最真实的工作状态。除了东环路两个较新的社区建有垃圾房,剩下葑门路上的都只是设有垃圾集中投放点。整体厨余垃圾破袋情况并不理想。但是随着打卡和监督,我发现很多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确实很赞,定时定点投放,厨余垃圾破袋投放,我希望做得还不那么好的小区,可以向做得好的小区学习。虽然这个活动更关注社区情况,但是作为学生的我同时关注校园垃圾分类情况,校园内也有新型的垃圾分类智能箱。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垃圾分类方式,固然每个人都能自觉投放是更好的追求,但是对一部分人群来说,完全正确做好垃圾分类,确实也难以实施。这时候,合理的社区管理,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除了记录社区垃圾分类情况,我也有自己很多的思考,我很欣慰地看到,社区积极主动实践落实垃圾分类的各项措施,全民合力共创美好环境。于是我决定把垃圾分类作为我一项课程的课题,这基于我脚踏实地一个一个小区的观察,我看到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它值得研究和记录。


社区垃圾分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美好生活的构建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感谢每一位参与垃圾分类随手拍的小伙伴,因为你们的推动,我们有了更多的发现和思考。期待更多的伙伴能够加入我们,一起点亮小区!



扫码参与报名

图片


奖 励

①点亮小区数量最多的伙伴获得1000元现金奖励

②点亮小区数量第二名的伙伴获得800元现金奖励

③点亮小区数量第三名的伙伴获得500元现金奖励

④点亮小区数量最少但一个月内超过3个小区的伙伴也可获得60元奖励

⑤点亮次数累计超过8次的伙伴可获得社会公益证书!(统计时间2021.03-2021.12)

⑥点亮小区数量少于3次的伙伴不获得资金奖励

备注:苏州大市范围内月度评选(1个小区1个月仅能点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