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简称“绿色江南”)、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简称“陕妇儿基金会”)主办的“共创绿色平等未来:社会组织参与气候与性别平等行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政府、高校、智库、企业的代表以及来自华东、西北及西南地区的从事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性别平等的社会组织代表共50余人在研讨会上展开热烈交流,分享实践经验,探索如何通过多方对话和实际行动共建更具气候韧性和性别平等的未来。
参会者合影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促会副秘书长许潇潇主持。中国民促会名誉理事长、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院长黄浩明教授,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客座教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原副局长、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刘忠祥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黄浩明教授提到,政府与社会组织对话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社会组织与政府对话有利于提升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代表性和民主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和协同性,也能够推动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与社会组织对话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党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商和合作,社会组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参与治理的水平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气候行动中纳入性别视角,发挥妇女儿童界和气候行动类社会组织的作用。
中国民促会名誉理事长、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院长黄浩明教授致辞
刘忠祥教授提到,社会组织参与性别平等与气候行动具有优势。社会组织数量众多,覆盖议题广泛,可以团结凝聚具有共同兴趣、共同利益的群众,汇聚专家学者,是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社会组织以其灵活性、个性化和公共性,弥补了政府与商业组织参与性别平等与气候行动中的局限性。
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客座教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原副局长、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刘忠祥教授致辞
多位专家学者从气候与性别的专业视角带来了政策动态与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洞察。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圆分享了全球视角下的性别与气候融合相关的内容。她首先介绍了性别与气候融合的相关理论,包括妇女与环境的理论背景、交叉性理论在气候议题中的应用,以及推进性别平等气候行动的五种范式,五种范式层层递进,最终推动性别转型。接着,周圆介绍了国际框架和地区框架下性别与气候融合的实践。最后,她提出了全球视角下性别与气候融合面临的三大挑战,分别是妇女在气候变化决策中的参与问题、促进性别平等的气候政策设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问题、国际大环境对性别和气候相关规范的制定以及价值维护的影响的问题。她指出,全球视角下的性别与气候融合实践给中国带来了两大启示,一是要运用交叉性分析视角将性别平等纳入“双碳”目标实践主流,二是要推进性别敏感的气候外交,推动建立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气候行动的国际框架。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圆分享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冬玲介绍了国妇工委与妇联近期工作目标、重点与社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她主要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及《“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以及重点关切领域进行了介绍。她强调,社会组织参与妇女工作,要坚持“急群众所需”“关注政府与妇联所急但不能”以及“实现社会组织所能”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结果为导向,同时也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冬玲分享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葛察忠分享了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纳入性别视角的发展与启示。他分享了“中国纳入性别考虑的气候与环境政策研究”背景:国际社会性别意识日益提升,意识到女性在气候与环境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四个重大转变、中国政府在生态环境领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女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凸显。但是,性别视角尚未明确体现在环境法规标准政策中,对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进行文字分析发现,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战略政策中没有专门的针对性别的规定和要求。女性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决策和参与有待加强,还需进一步保障农村妇女在环境相关管理领域的权利和参与。他提出,应当从法规、政策、标准、规划、项目等层次考虑性别因素,将性别视角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机制中,加强能力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并深化部门合作,在社会组织的参与下,加强主管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减贫和妇女发展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葛察忠分享
来自社会组织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实践中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动性别平等的案例和经验。
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气候战略总监刘金梅分享了公众参与气候政策倡导的策略和价值。她指出,公众参与气候政策倡导有不同方式,包括提交立法建议和政策建议,通过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合作提交两会提案,进行公益诉讼,以及参与重大行政决策。不同政策倡导方式有不同特点。刘金梅以自然之友参与钢铁低碳转型的行动策略为案例,介绍了社会组织进行策略诉讼、多元对话、政策倡导的现状与观察。
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气候战略总监刘金梅分享
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项目总监周乙成分享了陕西社会组织实践性别平等主流化的做法与反思。他介绍了陕西推动性别主流化的整体资源优势,以及立足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社会组织及媒体进行能力提升、以小额资助方式支持项目实践的实施策略。他总结道,虽然陕西社会组织实践性别平等主流化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仍面临着社会组织推动性别平等主流化的动力不足、性别理论与社会组织日常工作无法紧密结合、性别平等主流化缺乏与基本国策和国情的结合的三大问题。
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项目总监周乙成分享
下午,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行业项目总监李大君分享了气候行动行业图谱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发现,阐述了国内社会组织在气候行动领域的行业生态位,以及他们在气候宣教、法治推动、企业减污降碳等议题手法上的多样化策略议题手法和品牌项目,也体现了资助方、平台组织、智库和行动组织在推动气候宣教、法治、企业减污降碳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行业项目总监李大君分享
广州市越秀区科莱美特环境保护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思璐分享了关于带着性别视角看环境与气候立法的探索与思考,追溯了气候变化国际协议中性别视角的发展与现状,并介绍了科莱美特作为社会组织所采取的行动。
广州市越秀区科莱美特环境保护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思璐分享
在气候与性别模拟决策互动环节中,与会者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了气候变化对女性群体可能带来的多重挑战。他们从各自代表的角色角度出发,积极提出诉求,并进行了决策模拟。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参与者对性别视角在决策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也凸显了其必要性。绿色江南公众传播筹资总监巢博和广州越秀区科莱美特环境保护交流中心的秘书长张思璐对本环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更加绿色平等的未来离不开各方努力,期待社会组织及各相关方能够持续对话,以实际行动共创平等、可持续的未来。
随着国际社会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持续关注,社会组织在促进气候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提升性别平等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这一全球性议题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对于确保政策制定的包容性、有效性以及促进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至关重要。
为增强气候与性别领域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中国民促会、绿色江南、陕妇儿基金会在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的支持下,于2023年启动“促进气候和性别领域社会组织发展项目”,旨在通过能力建设和资源支持,加强社会组织在气候和性别领域议题上的专业度,提升社会组织机构发展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组织更加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本次研讨会作为在京举办的首次多利益相关方对话活动,旨在于构建一个开放的探讨与互动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激发与会各方在气候与性别平等议题上的合作潜力,促进跨领域的交流与协作,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