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简称“绿色江南”)、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简称“陕妇儿基金会”)共同主办,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简称“善水环保”)合作开展的“推进政社协同 共筑气候韧性”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有来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校学者及专家等50余人参加。
研讨会合影
中国民促会副秘书长许潇潇代表主办方致辞,她提到,全球气候治理逐渐从承诺转向行动,从宏观目标转向具体落实。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也是全局性、持续性的全社会参与的长期行动,需要每一个社会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协作。中国民促会作为全国性、平台型社会组织,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枢纽”和“走出去平台”,通过为社会组织进行议题赋能和机构赋能,使其更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同时,她还表示,气候变化与性别平等两个议题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本次研讨会旨在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提供交流平台,推动政社对话与合作,并探讨性别等多元视角融入气候决策与行动,增强社会韧性。
中国民促会副秘书长许潇潇
主题演讲环节,山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山东环保基金会秘书长王必斗以“共建共享:政社合作赋能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从政策倡导、社区参与、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五个维度进行分享。他表示,环保组织不仅要建设“破圈”体系,加强路径实践与模式创新,还要积极选好主攻方向,结合政府规划与社会力量,才能实现“推进政社协同,共筑气候韧性”的目标。
山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山东环保基金会秘书长王必斗
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副秘书长汪祥中分享了“政社合作的经验、路径或方法”。他表示,政社合作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还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政社合作虽然面临合作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困难等挑战,但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将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副秘书长汪祥中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茅旭航分享的主题是“气候社会组织配合/协助支持政策(法律)制定的途径或方法”。她表示,气候治理中的政社协同不仅填补了政策制定中的信息差与利益平衡需求,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格局。她以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了社会组织参与法律赋能的核心路径不仅包括立法前端的科学支撑,在行政程序中“安装杠杆”,制造“良性压力”,还包括国际规则的国内转化。社会组织参与法律赋能不仅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具有推动环境信息公开透明化、促进行政监管法治化等重要意义。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茅旭航
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行业发展项目总监李大君为参会人员分享了“社会组织如何影响政府决策和开展政策对话”。他表示,社会组织的政策倡导虽然有资源依赖性高与自主性不足、渠道狭窄等短板,但也从社会组织开展气候行动的实际案例、社会组织参与气候治理的社会效益等角度详细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气候政策倡导的底气与优势。社会组织参与政策倡导不仅要有超越资本与技术逻辑的想象力、行动力和社会调研能力,还要立足本土,锻炼自己的“倡导体质”,同时还需要形成气候变化的国际视野。
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行业发展项目总监李大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殷盈分享的主题是“气候社会组织政策倡导观察与洞见”。她指出,环保组织在推动政策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领域。殷盈强调,政策倡导不仅需要专业性和策略性,还需注重与政府、企业及公众的沟通与协作,以实现多方共赢、合作共强。通过搭建网络、跨界合作等途径,环保组织才能有效参与政策倡导。她呼吁,未来环保组织应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创新倡导方式,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挑战。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殷盈
圆桌讨论环节,绿色江南传播筹资总监巢博主持,与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湿地处处长谷勇、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张登高、安徽国祯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王凯、合肥市庐阳区深蓝环境保护行动中心执行主任李向南围绕“气候领域社会组织如何提高政策倡导有效性”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陕妇儿基金会项目经理刘琦慧从性别视角对各位嘉宾的分享给予回应。
社会组织参与气候政策倡导不仅能够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公众接受度,还能有效推动政策的实施与监督。通过专业的知识、广泛的公众基础和灵活的行动机制,社会组织能够弥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空白,促进多方利益协调,推动气候政策的创新与落实,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圆桌讨论
下午,参会人员实地参访了“气候同行者”伙伴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的项目地。在参访活动中,善水环保分享了多个湿地保护的成功案例,展示了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随后,参访团队走进社区共建的湿地保护驿站,近距离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并亲身体验湿地保护活动,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湿地保护政策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湿地保护案例分享
湿地项目介绍
湿地观鸟
本次研讨会是“促进气候与性别领域社会组织发展项目”下为推进政社协同,共筑气候韧性开展的一场研讨会,后续还将针对气候和性别领域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开展对话活动,提升社会组织政策倡导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项目背景:
“促进气候和性别领域社会组织发展项目”由欧盟资助,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联合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和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同执行。项目旨在通过提供能力建设和资源支持,加强社会组织在气候和性别议题上的专业度,提升机构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