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秸秆禁烧“一刀切”时代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科学、精准的管理措施。
图1 秸秆打捆收集过程
绿色江南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曾就秸秆禁烧事宜多次奔赴乡村一线调研走访,倾听记录农民群众与基层干部在秸秆禁烧过程中受到的真实影响与迫切诉求,并于2024年6月13日发布《秸秆禁烧应逐步放开》报告,提出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有序焚烧,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建议倡导,旨在探索兼顾生态与民生的最佳路径,为政策的优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如今,这些建议倡导正逐步成为现实。
一、“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图2 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标语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至2022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就已达9.77亿吨,可收集资源量7.37亿吨,秸秆资源非常丰富。而国内秸秆处理方式除了秸秆还田之外,还包括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方式。近年来,不少地方涌现出许多将秸秆“变废为宝”的良好实践,为促进生态与民生双赢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一)秸秆饲料化
图3 东林村秸秆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墙
绿色江南在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调研发现,该村成功探索并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稻麦生产-秸秆收集利用-规模养殖-粪污肥料化-稻麦生产”生态循环产业链。这一模式创新地整合了“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的四轮驱动现代化农业循环体系。具体而言,通过将稻麦秸秆捆包发酵制成高质量的草畜发酵饲料来饲养湖羊和肉牛,然后将产生的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返还农田使用,实现了废弃资源的有效增值与循环利用。
图4 东林村秸秆饲料加工厂,可年产饲料3万吨,消耗6万亩左右秸秆
这种“种养结合”的现代循环产业链不仅促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还为更广泛的乡村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秸秆综合利用经验和示范案例。它巧妙地将农业生产中的秸秆处理有机融入乡村生态循环体系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秸秆燃料化
图5 机械设备秸秆打捆
根据相关报道,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北方地区,一种创新的环保措施正在被广泛推广:使用秸秆打捆直燃代替以往的燃煤方式进行粮食烘干作业与集中供暖,这种新型供热技术与传统燃煤方法相似,但更加环保且经济高效。由于秸秆收获季节恰好与粮食烘干需求高峰期相吻合,这为秸秆在当地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绝佳时机。且随着秸秆打捆机械的普及应用,秸秆原料的收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确保了充足的供应,进一步稳定了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
图6 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术模式示意图
从经济效益来看,虽然秸秆打捆直燃锅炉与供暖管网等设施的初期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秸秆价格低廉,可以显著降低粮食烘干与集中供暖成本。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秸秆具有清洁、可再生及低排放的优点。配备有除尘装置的锅炉可确保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以满足环保要求。此外,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等炉渣还可以作为肥料加工的原材料,形成了一条降低成本、节约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增加收入的良性循环链。
(三)秸秆肥料化与原料化
图7 “秸秆木质纤维素生物酶解聚三组分分离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鉴定会(网络报道图)
就在近期3月9日,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秸秆木质纤维素生物酶解聚三组分分离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了科研成果鉴定。这项创新技术能够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黄腐酸和纤维产品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物。其中,黄腐酸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质,施用于农田不仅能有效抑制杂草的萌发,同时还能促进作物生长,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由该技术生产的纤维产品——木浆,则可以作为进口木浆的有效替代品,有助于缓解我国造纸行业对海外木浆的高度依赖,提升国内资源自给率。
二、“精准划定禁烧范围”因地制宜科学管控
图8 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网络报道图)
精准划定禁烧范围意味着各地将根据实际情况,如大气污染防治需求、交通干线安全、生态保护区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禁烧区与限烧区。以湖南省为例,在2025年初出台《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后,所辖各地相应陆续出台了秸秆禁烧区及限烧区的通告,明确了禁烧区与限烧区的范围与要求。
(一)秸秆禁烧区
禁烧区范围:
通常主要包括:
1.城镇开发边界禁烧区:城镇开发边界内及边缘3公里范围内;
2.高速公路禁烧区:境段沿线两侧2公里范围内;
3.铁路禁烧区:两侧2公里范围内;
4.国道、省道公路干线禁烧区:两侧1公里范围;
5.县界禁烧区:两侧1公里范围内;
6.机场边缘区域禁烧区:机场边缘外延不少于10公里范围内;
7.自然保护区禁烧区:所在区域及其边缘外延1公里范围内;
8.危险化学物品储存设备禁烧区:加油站1公里范围内。
这些区域严禁焚烧秸秆,以保障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安全。
禁烧区要求:
禁烧区内实行强制性禁烧政策和管理措施,除经检疫确需焚烧处理病虫害外,其他任何时间、任何气象条件及空气质量状况下,均不允许秸秆露天焚烧。在秸秆禁烧区要设立明显警示标志,标明“秸秆禁烧区”字样。
(二)秸秆限烧区
限烧区范围:
秸秆禁烧区以外的农作物生产区域划为秸秆限烧区。
限烧区要求:
限时禁烧区内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大气污染、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条件、焚烧地点和方式,可开展有序焚烧。限烧区内,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秸秆禁烧时段:
1.风速小、静稳、逆温等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的天气;
2.下雨天或者秸秆潮湿不能充分燃烧的天气;
3.当日19:00至次日7:00的夜间时段;
4.当地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将出现以细颗粒物(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轻度及以上污染天;
5.当日出现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中度及以上污染连续达三小时;
6.当地已经启动轻度及以上大气污染应对管控措施(仅因臭氧污染启动的除外);
7.发布三级及以上等级森林火险预警;
8.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时段。
三、结语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秸秆禁烧的政策调整,体现了从“环保优先”向“生态与民生并重”的理念革新,既守住蓝天底线,又尊重农民实际需求。从“禁”到“限”,从“堵”到“疏”,与时俱进、贴近农村实际的变革不仅是政策的优化,更是治理智慧的升级。期待在科技赋能与政策精准发力下,秸秆问题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生态与民生的双赢起点!
本文综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及绿色江南调研成果,部分资讯图片源自公开报道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2/content_7005158.htm
2.秸秆禁烧应逐步放开
https://mp.weixin.qq.com/s/qAsVG8rrSxV01a5IEjbLvw
3.城厢镇东林村循环农业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 _ 太仓市人民政府
http://www.taicang.gov.cn/taicang/qzdt/202312/c580891c317d473f9d1dc556dddffa0a.shtml
4.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http://www.reea.agri.cn/stkzszy/202312/t20231225_8518050.htm
5.“废弃秸秆处理技术”获重大突破,国台将引入技术用于酿酒业 - 中国日报网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3/10/WS67cea589a310510f19eeabe3.html
6.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 -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http://sthjt.hunan.gov.cn/sthjt/xxgk/zcfg/gfxwj/202501/t20250124_3357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