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c01b9e5424bdc490c0b8b961dbae2

    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计划于 2023 年春夏之际,将130万吨由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的核污染污水通过海底隧道排放至距离海岸1公里附近的近海

日前,1公里的海底隧道已修成80%。日本政府通过海底隧道排放污染水将有效减少日本当地的浅水生物污染,保障日本土地安全,把核污染水的危害转嫁给太平洋沿岸的其他国家,此举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转眼之间,2年过去,据报道,近期日本方面已经着手开始准备,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排放的相关设备已开始运行,这意味着130万吨核污水入西太平洋的时间快要来临。日本政府将核污染水直排西太平洋的决定引起了日本本国和邻国韩国国民的强烈抗议。

国际社会对核污染水入海事件之所以如此关注是因为

一、核污水的总量大

此次日本排入太平洋的核污染水高达130万吨(130万吨核污染水足以填满500个奥运会标准规格的游泳池),若每天排放500吨,需花三四十年才能排放完毕。且据2021年4月《纽约时报》报道,日本的核污染水还在以每天170吨的速度增加。

二、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而高达130万吨的核污染水入海后势必会造成严重性的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并有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

三、核污水的毒性大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曾在2015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报告中表示:“这些水经处理,以去除氚之外的放射性核素,氚是无法去除的。”而氚元素的半衰期为12.3年,意味着其放射性100年后才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学家布塞斯勒(Ken Buesseler)曾在2020年于《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科研文章称,需要对核污染水储水箱中的许多放射性元素做更多研究工作,以了解将水箱中污染水释放到海洋中的潜在风险,“除了氚之外,处理后的污水中残留的放射性物质还包括碳14、钴60和锶90。这些残留的同位素直到2018年才被发现,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同时这些放射性物质对海底沉积物和鱼类等海洋生物而言更容易吸收,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可能会造成更长期的潜在危害,且比氚(的问题)更复杂。”

这些放射性物质最终将经过海洋食物链进入人类的身体,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由于氚进入人体后难以代谢,当身体中的氚含量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强时,人就会患上不孕不育、贫血、肝脏肿大等病症,甚至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有核专家曾指出,日本核污染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锶90则可以诱发白血病。

四、核污水入海影响范围广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而我国作为日本的近邻,无论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是采取近岸排放还是远洋公共海域排放,放射性物质都将随洋流的扩散,蔓延到周边国家的海域。

五、增加“模仿者”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核能源,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着如何处置核污染水的困境。一旦日本核污染水成功入海,未来其他国家也很有可能会模仿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这不管是对全球的生态环境,还是对人类造成的威胁都将是巨大的。

联合国人权专家曾表示,核污水会对人类环境和人权带来极大的危害,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定难以令人接受的方案。太平洋是世界的太平洋,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不是某一国的私有财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处置核污染水的问题上应积极寻找妥善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将核污染水一排了之,以至于威胁到全球的海洋生态环境、全人类的生命安全。

我们呼吁,日本政府应立即停止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计划,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


内容来源:绿色江南微信公众号